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王俊楚把握農民心理特征 穩步推進三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當前農民思想狀況調查
當前,廣大農民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他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擁護黨在農村的政策法規,尤其是十六大以后,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一系列優農、惠農、扶農政策的貫徹施行,極大地鼓舞了農民群眾的發展熱情,他們勤勞致富,科學發家,積極上進。但由于受幾千年來長期小農經濟思想的深遠影響,加之各種因素縱橫交錯,誘發了他們心理上的變化,必須正確把握,區別對待。
從積極方面看,有四個方面的表現:
一是市場意識逐漸取代了小農經濟思想。隨著市場經濟的縱深推進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農業從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向較大規模的市場經濟轉化,農民群眾的思想也逐漸從長期自給自足是封閉的小農經濟思想和生產模式中走出來,一大批以市場為需求、以效益為追求的“專業戶”、“農民企業家”、“打工族”不斷涌現。
二是開放開發的意識逐漸取代了保守思想。最明顯的表現莫過于“打工經濟”和“鳳還巢”現象的方興未艾。從大眾傳媒中看到外面的世界,從先走出“山門”的民工身上感受到的明顯變化,大部分農民群眾尤其是青年農民逐步從過去安于現狀的惰性和因循守舊的慣性中醒來,他們不再像過去一樣接受農村貧窮落后的現實,外出“淘金”闖天下的意識不斷增強。當然,這種闖蕩不可避免地帶有較大的盲目性和風險性。同時,一些早年出去務工的“打工仔”“打工妹”通過打工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帶著資金技術和思想觀念投入到新一輪的山區開發中來。
三是渴求平等的觀念逐漸取代了服從意識。隨著農村民主建設進程的加快和全民普法教育的深入,特別是農民文化和法律素質的提高,農民群眾對某些政策的弊端,對部分基層干部不得體的言行不再一味地忍讓、盲從。同時,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穩步推進和政務、村務公開的制度化,鄉鎮黨委、政府的工作不再像過去那樣神秘化,國家干部身份也不再像過去一樣耀眼,過去那種等級尊卑意識在農民群眾特別是青年農民心中日漸淡化,群眾上訪、民告官時有發生,以致于許多農村干部都頭痛,稱如今的農民不好管。
四是科技興農意識逐漸取代了迷信意識。觸角延伸的科普網絡宣傳和無數科技致富的典型引領,使廣大農民群眾能夠自覺相信科學,抵制迷信,科學技術在農民致富中的貢獻率日漸提高。
從消極方面看,有三個方面的表現:
一是個人利益占了集體主義的上風。在許多農民群眾心目中,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的天平中,個人意識、個人利益明顯重于前二者。這種個人意識、小團體意識膨脹的結果是不接受統一安排指導、亂挖亂種、田地拋荒、亂砍濫伐現象嚴重;不投工不出錢,村級公益事業難以辦理,公共設施多年失修難以恢復;不遵守《治安管理條例》,不遵守村規民約,黃、賭等社會丑惡現象屢禁不止,打架斗毆、民間糾紛時有發生。
二是鋪張浪費占了勤儉節約的上風。一部分農民先富起來以后,不是富而思進,而是熱衷于超前消費,高額消費,浪費現象。同時,各種不正之風如大操大辦婚喪嫁娶的“攀比風”、向農村的蔓延“賭博風”、高潮迭起“人情風”,“吹”走了農民群眾的大部分現金。
三是面情觀念占了道德、法律規范的上風。改革的劇烈撞擊,使農民群眾的世界觀、價值觀發生了微妙變化,許多農民道德意識、法制觀念開始淡化,為了個人利益的糾紛增多,一些有悖于道德倫理的諸如虐待老人、非法姘居、未婚先孕等現象日益增多;同時,受人情世故的影響,農民群眾先前的互幫互助、厚道熱心的傳統美德逐步淡化,爾詐我虞、假冒偽劣現象時有發生,對許多問題的處理不是靠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而是要靠人情關系、看“面子”“對人”來解決。
形成上述心理特征有多種原因:
一是農村商品經濟與小農經濟相互揉雜的必然。農村地理偏僻,幾千年來小農經濟思想在農村根深蒂固,市場經濟的涌入,兩者相互滲透揉雜,群眾心理上自然而然會產生上述心理。
二是鄉鎮黨委政府在基層建設中錯位、缺位。近年來鄉鎮黨委、政府片面強調經濟建設中心,政績觀念錯位,忽視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導致農村基層組織作用發揮不夠,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對農民意識形態缺乏正確的引導,對農民失之以放,致使一些正面的思想意識得不到弘揚,錯誤觀念泛濫。
三是農民自身素質和地理條件的影響。農民自身文化素質、信息獲取渠道各不相同,對事物的認知水平也各不相同,導致產生不同的心理狀態;同時,受各個不同地方長期沿習的歷史習慣、地方風俗相互融匯,相互交錯的影響,也會使廣大農民群眾產生不同的心理表現。
針對農民群眾當前不同的心理牲表現,作為“三農”一線的鄉鎮黨委、政府和村級組織:
一要認真分析,主動介入,有的放矢,區別對待。對于那些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要加以肯定、褒獎。對于那些模糊的認識,則要正確引導,棄其糟粕,存其精華。要注意把握動向,體現前瞻性,特別要注意及時了解并抓住農民群眾思想上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進行教育,及時回答群眾在生活、思想和意識形態里存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各種心理、思想問題,掃除認識上的盲區。
二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農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導作用。鄉鎮黨委、政府要加強對農村基層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建設的指導,健全組織,完善制度,發揮作用。村黨支部、村委會要發揮主導作用,及時把握群眾思想脈搏,正確引導教育。各群團組織要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唱主角,挑重擔,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要創新方法,齊頭并進。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通過典型引導、正面教育、活躍鄉村文化、文化科技下鄉、發展農村經濟等經常性的工作,讓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引導農村進步,讓先進文化占領農民意識形態,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正確的理論教育人,以先進的文化鼓舞人,以科學的發展感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