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政治下高校校園暴力問題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高校校園暴力事件現狀
近年來,我國高校校園暴力事件頻發,引起了學校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高校暴力事件主要是在大學校園內部、周邊或者其延伸出的網絡空間及合理輻射區域內發生的對學生、老師或其他學校工作人員造成的有形或無形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傷害。可從熱暴力與冷暴力兩個角度分析高校校園暴力。熱暴力即最直接的武力、攻擊等行為對人造成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傷害,而冷暴力則是采取輕視、疏遠、冷漠、排擠等方式對他人造成的心理傷害。現如今,高校校園暴力具有很多突出的特點,從這些特點入手進行分析,可以針對性的預防并制止高校暴力事件的發生。首先是智能型,高校學生具有高智商、高情商、高專業知識水平等特點,故而在暴力事件中可以體現出其高智能的特點,如“復旦大學投毒案”。其次是沖動性。高校學生處于人格形成階段,是非辨別能力較低,自身性格穩定性欠缺,加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往往在處理矛盾時欠缺考慮,沖動使然便會釀成悲劇。隨著市場經濟與文化多元的影響,校園暴力的問題與形式也更為突出,直接的肢體沖突與傷害增多。網絡平臺的發展速度加快,新媒體時代中,高校學生更易受到網上不良思想的影響,暴力游戲與視頻等暴力文化正在不斷地荼毒高校學生的人格,越來越多的沖突與矛盾以直接的肢體沖突與傷害形式表現出來,學生們無法選擇正確的處理方式,只會讓矛盾更加激化。很多學生認為戀愛是大學的必修課,大學是戀愛的天堂,大學生談戀愛現象越來越普遍,但校園戀愛引發的矛盾也不容忽視。大學戀愛本應是美好單純的,但由于大學生心理與生理的成熟,對異性的好奇心越來越重,尚未成熟的人格與自身缺乏責任感的特點,在出現問題時往往會采取極端的方式解決,不能理性面對問題,簡單的爭吵也可能引發沖突,釀成悲劇。
二、高校校園暴力原因分析
(一)大學生自身人格發展不健全,承受挫折能力差
高校學生年齡段偏低,自身心智與人格發展尚未成熟。在這個階段,從高中剛剛過渡到大學,生活、學習環境都有很大的改變,缺乏父母與老師的監督,而大學生自身閱歷尚淺,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滋生不健康的觀念,引發各種心理問題。很多大學生是獨生子女,父母及家人對其關注度很高,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只注重自己的感覺,而當自我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自卑、挫敗感等消極情緒,如果情緒得不到合理宣泄便可能成為暴力行為的誘因。而且現在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在遇到挫折與困難的時候無法獨立面對,沒有承受能力,一旦遇到重大挫折有可能一蹶不振甚至產生輕生或報復社會的不良觀念,作出過激的行為,造成校園暴力。
(二)家庭環境影響,教育理念不當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很多孩子在人格培養與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中,會深受父母家人的影響。有些孩子會以父母或親人為榜樣,向他們學習。這樣,在孩子的人格形成過程中,家庭環境與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緊密相關,不可忽略。父母婚姻幸福的家庭,孩子幸福感很強,人格健全,心理承受能力也較強,而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因為缺乏父母的關愛與引導,產生自卑、冷漠、自私的性格,不顧他人感覺,不善與人交往。而一些家庭在孩子后天教育方面,采用的方式方法不當,片面追求成績進步而忽視孩子的心理狀態,造成了高智低能的現象。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不足,在遇到問題挫折時,有可能會采取偏激的方式處理,造成犯罪。
(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實效性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
目前我國中小學教育階段,學校與家庭的教育目標都以升學為主,忽視了孩子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則時效性差,知識到行為的轉化周期過長。高校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滯后、手段單一。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流于形式,所設置課程的內容更是嚴重脫離大學生的現實生活,不能緊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多元文化的需要,實效甚微。大多數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也很少涉及關于校園暴力的相關內容,這不利于對校園暴力的預防并將校園暴力消除于無形之中。另外,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不穩定,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造成一定困難。
三、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干預高校校園暴力的對策
(一)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在我國現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社會主義榮辱觀、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內的多方面具體內容。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突出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因為理論教育是信仰教育的基礎。我們知道,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表明了站在徹底的唯物主義立場上,確信馬克思主義是真理,這就要求大學生必須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要聯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聯系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把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把系統教學與專題教育結合起來,把理論武裝與實踐育人結合起來,切實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研方法,改善教學手段。
(二)協同家庭教育,把握學生成長環境,優化家庭信仰教育
家長要當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經常和學校保持聯系。一方面,家長可以全面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思想表現情況。另一方面,家長也可以向學校反映子女在家庭里的思想表現情況。對那些有暴力傾向的學生,學校與家庭尤其要密切配合。以社區為基礎,組織多個家庭一起進行課程和活動,旨在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聯合起來,及時溝通信息,把握學生的心理的最新動態。使學校教育的內容和家庭教育的內容相一致,形成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合力,增強家庭教育的效果。
作者:王安琪 單位:中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