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藝術教育公共藝術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藝術教育公共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藝術教育公共藝術論文

          一、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1.公共藝術教育目標不明確公共藝術教育的目標應該是通過向學生講授藝術的基本理論和鑒賞方法等,使學生在提高藝術素養的同時,提高品位,塑造人格。而一些高校沒有把公共藝術教育作為培養學生素質的手段,而是以專業化的要求對待教學,使公共藝術教育變成專業化培訓,其培養目標沒有兼顧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2.公共藝術教育師資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當前高校從事公共藝術教育的師資隊伍在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專業結構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并且對學生的特點了解不夠、研究不深,不能有針對性地結合專業性質和學生特點來開展藝術教育,傳統的授課方式,忽視了學生個性,不能充分發揮公共藝術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公共藝術教育的原則

          1.堅持積淀人文精神和提高藝術素養的結合我國藝術教育先驅者豐子愷先生指出,藝術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學生賞識自然與藝術之美,應用其美以改善生活方式,感化其美而陶冶高尚的精神”,因此,要通過公共藝術教育的實施,在讓學生獲取基本藝術知識技能和藝術審美能力的同時,以美啟真,以美導善,積極引導學生培養人文情懷,積淀人文精神,在藝術教育中汲取豐富內心世界的精神文化,努力塑造自己的心靈家園,培養健康進取和諧的人格品質。

          2.堅持文化性和審美性的結合馬克思認為“人類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對美的追求和需要是人與生俱有的,只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才能成就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當前大學生對藝術的感受和鑒賞能力普遍較弱,而文化底蘊和審美能力的高低對學生的專業學習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開展公共藝術教育,再在對學生講述學習藝術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以藝術之美來熏陶學生,以藝術之美來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喚起學生對美的追求,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力,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和精彩人生的熱愛和追求。

          3.堅持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結合創新能力是當今時代高素質人才的必備素質,創造性思維是抽象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等多種思維方式和靈感等非智力因素的高度融合,要進行創造性活動僅僅依靠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形象思維、藝術思維的協同和配合。因此,要通過開展公共藝術教育,讓學生廣泛參與藝術活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與他們在專業學習中發展起來的抽象思維能力相融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提升公共藝術教育質量的途徑

          1.創新人才培養理念,重視公共藝術教育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理念,充分認識公共藝術教育在提升大學生藝術素養和綜合素質方面的重要性,進一步明確公共藝術教育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緊緊圍繞“通過藝術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藝術文化傳統和外國的優秀藝術成果,提高文化藝術素養,培養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強化理工類學生的藝術素養教育我國科學巨匠錢學森先生在晚年指出,大學要培養杰出人才,必須實現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努力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理工類大學由于學科設置上的局限性,以及師資力量偏重于理工類學科的現狀,在公共藝術教育方面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具體實踐,都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因此,理工類大學必須在的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的基礎上,強化藝術素養教育,提升理工類學生積極的審美態度、豐富的情感體驗,促進理工類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同時,尤其要特別關注理工類專業來自農村、家庭經濟情況較差、父母受教育程度教低學生群體,創新教學方式,加強教育引導。

          3.構建完善的公共藝術教育課程體系高校要充分借鑒國外高水平大學的先進經驗,并結合本校實際,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納入學校教學計劃之中,制定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明確質量目標和要求,建立符合課程標準的教學管理、考核與評價制度。

          4.加強公共藝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師資隊伍建設模式,靈活采用專兼結合方式,在穩定專職藝術教育師資隊伍的同時,可以面向社會聘請藝術專家、民問藝人擔任藝術指導教師,優化藝術教育師資隊伍結構。同時,要制定藝術教育教師培訓方案,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藝術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通過“走出去”,如進修、交流、考察等形式,拓寬藝術教育教師視野。通過“請進來”,開展示范課觀摩、聘請藝術家講座等活動,加強學習借鑒,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增強公共藝術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5.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營造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公共藝術教育途徑。高校應加強各類藝術社團建設,有規劃地組織開展全校性的藝術活動,打造藝術活動品牌。要注重校園環境的優化美化,增加校園景觀的人文氣息,在教學樓、圖書館、活動中心、學生公寓等公共場所增加藝術元素,營造美麗優雅、賞心悅目的校園環境,讓身處大學校園的每個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夠感受藝術美,讓公共藝術教育惠及每一位學生。

          作者:田衛蒙單位:西安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