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重型顱腦損傷急救與臨床護理學研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重型顱腦損傷急救與臨床護理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重型顱腦損傷急救與臨床護理學研究

          顱腦損傷是由于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作用使頭皮、顱骨以及顱內容物損傷,發生率為全身各部位傷的10%~20%,常見的是傷情復雜,后果嚴重,病死率達47.6%。其中廣泛腦挫裂傷為嚴重顱腦損傷中病死率較高的一種,所以對急性顱腦損傷患者治療,特別強調早期及時處理。為了更好地提高顱腦損傷的救治及護理水平,本院ICU通過對80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監護及全身心整體護理,提出挽救生命的急救護理以及康復護理,幫助患者盡快適應新的生存方式。

          1臨床資料

          本院ICU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顱腦損傷患者80例,其中男64例,女16例。受傷至入院時間約30min~2h內,入院后即開顱行血腫清除+硬膜外及硬膜下引流48例,其中保守治療24例,死亡8例。

          2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患者的呼吸、循環功能還處于不穩定狀態,是容易發生并發癥的危險時期,因此,術后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2.1病室要求

          術后必須回監護室,要求通風良好,光線充足以便正確判斷皮膚色澤,病室內盡量減少不必要人員流動,不允許探視。病室內每隔2h用0.05%碘伏噴霧,地面用“84"消毒液拖拭。室溫20~24℃,濕度70%以上,定期作空氣培養,同時保證監護儀、呼吸機、中心供氧及中心吸引等設備完好、備用。

          2.2術后監測

          對顱腦損傷患者應進行全面監護,及早發現病情變化,并給予相應處理措施,以提高搶救成功率,建立觀察記錄特護單,擬定護理計劃,認真實施,根據病情嚴密監測,注意脈搏是否洪大有力或細弱不整,脈壓差的波動及繼發顱內出血的征兆,待病情穩定后適當延長監護內容,對神志轉清的患者做好心理護理,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儀器監測,避免造成恐懼心理。

          2.3做好呼吸道的監護及管理首先監測血氧飽和度

          據監測結果調節潮氣量、呼吸頻率、氧濃度,其中4例患者在入院時呼吸、心跳已經停止,雙側瞳孔較大,1例經積極搶救恢復自主呼吸及心律,即入手術室在全麻下行開顱探查術,術中證實為廣泛腦組織挫裂傷,凌晨4時回監護室,生命體征較穩定,于當天下午4時有心律無呼吸且體溫不升,靠人工呼吸機維持18d后,自主呼吸仍未恢復,呈深昏迷,最終因腦損傷嚴重而死亡,另1例通過人工呼吸機維持,血氧飽和度指數達正常水平,心率呼吸血壓漸平穩后脫機,由意識不清至意識清楚,2例均未發生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呼吸道的管理,重點在于保持呼吸道通暢及預防感染發生,必要時行氣管切開,防止分泌物及食物誤入氣管便于清除,同時行氣管切開可減少呼吸道死腔,增加有效通氣量,減輕呼吸道阻力降低胸腔內壓力,有利于腦靜脈回流,降低顱內壓。本院ICU氣管切開36例均未發生肺部感染,氣管切開處保持清潔干燥,內套管每隔6h取出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一次,防止痰痂及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及交叉感染、喉頭分泌物較多時及時清除,并定時做氣管內分泌物的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氣管內局部使用抗生素化痰藥每小時1次氣管滴藥,霧化吸入每6h一次,每次15min,管口氣霧溫度保持在32~35℃。

          2.4認真落實基礎護理預防并發癥

          對于臥床患者尤其是意識障礙者,應預防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壓瘡三大并發癥,勤翻身、拍背,使用氣墊床,建立翻身卡,每天床上擦浴2次,并保持床鋪整潔、干燥、無皺褶。對肺部及呼吸道分泌物較多并難以排出時行體位引流,30%~50%酒精翻身拍背,便于痰液排出,必要時作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每天更換引流袋并用0.05%碘伏消毒尿道口,持續導尿超過1周的,每周更換導尿管一次,并嚴格記錄出入量,顏色變化,定時排放,訓練其膀胱功能。持續給氧。每天更換鼻導管并由另一鼻孔輕輕插入,每天行口腔護理2次,對眼瞼閉合不攏,用濕紗布蓋住并涂上眼膏,以防角膜潰瘍發生,對長期臥床昏迷患者除加強基礎護理外應予鼻飼,增加營養的攝入,鼻飼前后應用清水沖洗胃管,以防食物殘渣停留在胃管內,胃管末端用無菌紗布包裹固定并保持干燥,以免敷料移動造成細菌感染,對臥床較久,腸蠕動較弱的患者可胃管內注入營養豐富,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湯,并在腹部行環形按摩,對3~5d以上未解大便的可用輕緩瀉劑,必要時給予藥物灌腸。

          2.5加強專科護理

          對留置腦室引流管者,除嚴格腦室引流護理外,還應根據病情調節腦室引流速度,并觀察引流性質顏色及量,引流量少于CT報告量,應結合病情考慮引流管插入深度與方向是否合適,引流量大大超過CT報告量而患者病情無好轉,甚至加重應考慮是否繼發顱內出血,適當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回流從而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每天控制液體攝入量,對持續高熱者(與腦干損傷及傷及丘腦下部體溫中樞有關),可使用冰袋、酒精擦浴,必要時行亞低溫治療(降溫毯+冬眠合劑),將體溫控制在36~37℃,肛溫設定在33~35℃。亞低溫治療能降低腦細胞氧耗量,減少乳酸堆積,保護血腦屏障,減輕腦水腫,抑制內源性產物的毒害作用,減少靜脈細胞鈣內流,阻斷鈣超載,促進腦細胞結構和功能恢復。

          2.6注意營養支持

          由于顱腦損傷后,血糖濃度普遍升高,加重腦局部缺血性損害,因此應控制糖的攝入,同時監測血糖、尿糖,并嚴格掌握各種參數,原則是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靜脈補充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血漿等。

          2.7實施健康教育,強化功能鍛煉

          在患者康復階段應進行健康教育,有計劃地每日幫助患者進行肢體語言的功能鍛煉。本院ICU2例患者進行保守治療后,語言交流障礙,左側肢體活動障礙(與血腫壓迫腦神經所致的運動性失語、感覺性失語),經制定護理計劃認真實施,不斷鍛煉患者聽、讀、說話能力,經常與其家屬用普通話交流,取得其家屬配合患者,同時輔以針灸、理療,左上、下肢體也有一定的運動能力。患者出院時已能說簡單用語。

          3結語

          綜上所述,對重型顱腦損傷的患者需加強專科的護理,仔細做好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的觀察,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并實施,護理的成效在于護士對科學知識的了解,以及認真的護理操作,不斷地總結臨床經驗,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早日康復。

          作者:單曉丹 單位: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院ICU

          文檔上傳者

          相關期刊

          重型汽車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重型裝備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重型機械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