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甲狀腺手術護理與觀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術前用藥:抗甲狀腺藥物心得安、碘劑等是常用的,目的是降低基礎代謝率與甲狀腺功能,減輕甲狀腺腫脹,預防術中出血。告知患者用藥的目的與重要性,督促患者按時、按量服用藥物[2]。
1術后護理
1.1嚴密觀察病情及早發現并發癥:監測生命體征,持續心電監護,全身麻醉患者應予持續低流量吸氧2~3L/min,記錄脈搏、呼吸與血氧飽和度,護士每15~30min巡視病房1次,30~60min測血壓1次,保持呼吸道通暢。嚴密注意切口出血、引流管通暢及其他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時告知醫師。
1.2基礎護理:患者清醒與血壓穩定(術后6h)后頭高腳低位;病情穩定后半臥位,以降低切口張力,減輕牽拉痛,有利于呼吸、痰液咳出、切口滲出物的引流,預防誤吸。告知患者術后少講話,避免頸部劇烈活動,指導患者在坐起、彎曲、移動時如何保護頸部及傷口[3];術后6h進溫涼流質,少量慢咽,避免頸部血管擴張,術后2~3d進半流質,留心進食狀況。術后咳痰不暢者,應幫助與鼓勵其咯痰,必要時予霧化吸入,減輕喉頭水腫,床邊置吸痰設備以急用。
1.3切口引流護理:術后切口有(膠片或膠管)引流的,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與量;引流管是否脫落、扭曲或堵塞,詳細記錄,術后1~2d拔除。
1.4疼痛的護理:置冰袋于頸部以減輕腫脹,增加舒適感,必要時予止痛藥物。
2并發癥的護理
2.1呼吸困難與窒息:術后48h內發生,是最危急的并發癥,常見原因:切口內出血壓迫氣管、氣管塌陷、喉頭水腫。注意觀察頸部是否迅速增大,切口滲出情況,如出現呼吸困難,紫紺、窒息現象,應判斷原因,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告知醫生;術后床邊置無菌氣管切開包與手套備急用。
2.2甲狀腺危象:甲狀腺危象是關系患者安危的嚴重并發癥,術后12~36h發生,病因不清,多與癥狀控制不理想,術前準備不充分及手術應激有關。護士要加強巡視,發現患者高熱>39℃、脈快>120次/min而弱,并有神經、循環與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等,需立刻吸氧,建立靜脈通道,采取頭部與四肢大血管處置冰袋、酒精擦浴或冬眠藥物等綜合治療。
2.3喉返神經損傷: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是0.5%,由手術時損傷(如切斷、縫扎、鉗夾),或血腫壓迫、疤痕組織的牽拉所致。患者清醒后鼓勵其發音,觀察聲音有無嘶啞,判斷神經有無損傷;一側損傷可通過針灸、理療等治療與健側代償,護士要做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的緊張、憂慮,3~6月恢復;兩側損傷可致聲帶麻痹內收,導致失聲、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應立即氣管切開[4]。
2.4喉上神經損傷:多由結扎、切斷甲狀腺上動脈、靜脈時損傷所致,表現:聲帶松弛,聲調降低;在進食,特別在飲水時,易發生誤咽、嗆咳。護士要幫助患者坐起進食或進半流質食物,速度宜慢。
2.5手足抽搐術后1~3d發生,由甲狀旁腺被誤切、挫傷或其血液供應受損引起甲狀旁腺功能低下導致,隨著血鈣濃度降低,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增高,導致手足抽搐。護士要精心觀察與護理,早期發現患者面部、口唇周圍與四肢等處有無針刺與麻木感,手足抽搐等癥狀,告知醫生及時處理,嚴重時可發生喉痙攣。
2.6甲狀腺機能減退:甲狀腺體切除范圍要根據病變大小確定,切除過多易發生甲狀腺機能減退,過少易復發,每側腺體約留3~4g恰當。3結果本組86例患者均臨床治愈,并發癥:切口內出血3例,甲狀腺危象1例,單側喉返神經損傷1例,術后低鈣1例,經悉心觀察與護理,及時處理后,均痊愈。
3討論
甲狀腺手術是治療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甲狀腺疾病最基本的方法,但甲狀腺的血循環豐富,功能與解剖結構復雜,術中、術后可發生危及生命的并發癥。預防并發癥最根本的方法是醫生手術要領熟練掌握,術前準備充分;術中操作輕柔仔細,止血徹底,腺體暴露充分,切除合理,注意保護甲狀旁腺與喉返神經[5];術后嚴密觀察與護理,早期發現癥狀,及時判斷與處理對預后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總之甲狀腺手術前后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精心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是促進患者康復的前提,對減少并發癥、防范醫療糾紛的發生具有重大意義。
作者:蔣洪妹單位: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人民醫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