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探艾葉水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的療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96例中男49例,女47例,年齡21~82歲,平均(51.2±3.5)歲,透析時間6~7月,自開始透析3個月后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基礎疾病:慢性腎病45例,糖尿病腎病23例,高血壓腎損害21例,其它7例。皮膚瘙癢程度:搔抓可緩解48例,搔抓不能緩解48例。搔抓破皮22例,因瘙癢影響睡眠16例。瘙癢分布范圍:雙下肢、外陰、雙上肢、腰部、上胸及頸部、全身多個部位。瘙癢發作頻率:短時間(<10min)發作1次39例,長時間(>10min)發作1次57例。睡眠障礙分布情況:因瘙癢覺醒1次9例,覺醒多次7例。3組患者一般情況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排除食物或藥物過敏、皮膚科疾病等所致的皮膚瘙癢癥及合并有嚴重心腦血管病變和有皮膚潰爛者。將96例患者隨機分成3組,每組32例。A組(血液透析組):即在常規血液透析基礎上加1次透析,即每周血液透析3次,每次4h;B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每周血液透析2次+每2周血液灌流1次;C組(艾葉煎水擦洗組):每周2次血液透析+艾葉煎水擦洗。艾葉煎煮和使用方法:陳艾葉50~100g,加水2000~30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10~15min,過濾后盛于有加溫功能的藥浴盆(也可用一般木盆或塑料盆替代)內待用。清潔瘙癢處皮膚,用熱艾葉煎水反復擦洗,水溫以皮膚能耐受為宜,每次擦洗15~20min,每日1~2次。擦干皮膚后涂20%甘油保濕。擦洗時注意防止皮膚燙傷,藥液涼時可將藥液加溫。3組均連續治療4周,觀察3組治療后的皮膚瘙癢緩解情況。
1.3療效判斷標準
根據文獻和臨床癥狀制定。痊愈:瘙癢完全緩解、半年內未復發或癥狀積分減少≥95%;顯效:輕微癢覺無需搔抓或癥狀積分減少≥70%;有效:瘙癢發作次數減少或發作時間延長,瘙癢程度較前減輕,搔抓可緩解,癥狀積分減少≥30%;無效:搔抓不能緩解或搔抓破皮,癥狀積分減少<30%。
1.4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界限。
2結果
治療后A組與B組、A組與C組之間皮膚瘙癢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B組與C組之間皮膚瘙癢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組自身配對t檢驗。可以看出,3種方法對緩解尿毒癥皮膚瘙癢癥的效果依次為C組≥B組>A組。A組雖然每周增加1次血液透析,但對緩解皮膚瘙癢的效果仍不及B組和C組,且增加患者的醫藥費用負擔。B組患者除2例無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聯合治療后的第3天即出現皮膚瘙癢難忍,視為無效病例)外,其余30例均為有效,其中10例加做1次血液灌流后的次日瘙癢癥狀基本緩解,但2~3周后又復發,需經常血液灌流治療。C組效果非常明顯,有效率100%;其中1例60歲女性農民患者,透析時間63月,皮膚瘙癢嚴重,皮膚抓痕明顯,曾做多次血液灌流,每次治療后皮膚瘙癢緩解,但10~14d后又復發;改用艾葉煎水擦洗,瘙癢癥狀明顯減輕,15d后瘙癢完全緩解,至今6月余未復發,視為痊愈。
3討論
有學者認為可能與透析不充分、氮質代謝產物蓄積,刺激皮膚;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炎癥介質引起的過敏反應有關[8-12]。增加透析次數、高通量透析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濾過等方法仍然有效,但顯著增加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給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和生活造成很大壓力。本研究觀察表明,中藥艾葉煎水擦洗對緩解尿毒癥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膚瘙癢效果顯著,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組療效相似(P>0.05),但顯著好于每周常規血液透析3次的A組(P<0.05),有效率可達100%。在有效治療透析性瘙癢的同時,大大降低了患者的醫藥費用負擔。而且艾葉,使用方便,患者及其家屬均非常容易掌握,具有在基層醫療機構推廣應用的潛在價值。艾葉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性辛、溫,味苦,歸肝、脾、腎經,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的功效,外用有止癢、消炎、抗菌的功能,對多種細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治療濕疹、皮膚癢瘡等[13]。本研究利用艾葉的苦溫燥濕、抗菌消炎的作用,用熱艾葉煎液熏、擦、洗,可直達病所,直接起到治療作用。艾葉煎液治療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膚瘙癢值得進一步研究。
作者:張祖鳳游美珍鄢華珍羅根英雷招寶羅宇茜單位:豐城市人民醫院